技术频道

娓娓工业
您现在的位置: 中国传动网 > 技术频道 > 技术百科 > 车联网系统是由哪些框架构成的?

车联网系统是由哪些框架构成的?

时间:2024-11-01 17:48:03来源:21ic电子网

导语:?车联网是以车内网、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,按照约定的通信协议和数据交互标准,在车与人、车与道路、车与互联网等之间,进行无线通讯和信息交换的大系统网络,然后系统通过实现对海量数据的“过滤清洗”,平台对数据进行处理,进而实现智能化交通管理、智能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智能化控制的一体化网络,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。

  车联网系统,是指是利用先进智能技术、传感技术、网络技术、计算技术、控制技术,使系统对道路和交通进行全面感知,使所有车辆可以通过自身环境和状态进行信息采集,并将自身的各类信息上传到互联网大数据平台,由中央处理器对大量上传信息进行汇总、分析和处理,系统将对每一辆交通参与车辆进行全程控制,对每一条道路进行实时管控,为使用者提供交通的效率与安全。

  车联网体系架构:根据车联网的系统功能划分,车联网体系架构分为:感知与控制层、网络与传输层、综合应用层;

  感知与控制层:功能包括完成汽车自身与道路交通信息的全面感知,通过车与车、车与网络、车与基础设施、车与行人的通信,及车载传感器、汽车定位等信息感知技术,实时采集汽车状态、道路环境及汽车位置等信息,为车联网应用提供全面的信息感知服务;

  网络与传输层:通过设计异构网络协同通信所需要的专用网络架构和协议模型,对感知层的数据进行预处理;通过对云计算、大数据、虚拟化等技术的综合应用,充分利用专用短程通信和蜂窝移动通信等现有通信网络资源,为综合应用层提供透明的信息传输服务和应用支撑;

  综合应用层:各项服务在现有的网络体系和协议基础上,提供兼容未来可能的网络拓展功能,为车联网用户提供汽车信息收集、存储、处理、共享与发布等各类信息服务,具体应用包括但不限于车联网服务云平台、交通信息管理平台、自动驾驶服务云平台和地图云平台等;

  最主要的车联网通信技术标准:专用短程通信技术(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,DSRC)和基于蜂窝移动通信的车联网技术(Cellular-V2X,C-V2X),两者均支持汽车连接到所有的事物,包括:基础设施、汽车、人等;

  C-V2X以LTE蜂窝网络作为基础,具有更广的通信距离,一个基站可支持上百辆车的通信需求,能够满足更大的系统容量;DSRC可以实现高速移动目标的双向通信、实时图像、语音和数据信息的传输。

  对于每一辆车辆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连入车联网系统当中,车辆的中控系统、网关系统以及电控系统是车联网的重要硬件基础,中控系统、网关系统以及电控系统主要有组成如下:

  · 中控系统:空调控制系统、车载娱乐信息系统、车载导航定位系统;

  · 网关系统:T-Box(主要包括GPS/AGPS、SIM,部分自带电源的低功耗GPS);

  · 电控系统:汽车数字化仪表、车身控制模块BCM、电池管理系统BMS、行车电脑ECU、发动机管理系统EMS……

  车联网平台主要功能有车辆信息管理、车辆监控、车辆控制以及车辆数据统计分析。

  · 信息管理:车型、T-Box、电池、传感器、SIM卡等;

  · 车辆监控:位置、故障、CAN数据等;

  · 车辆控制:车锁、车门、车灯、车窗等控制;

  · 数据统计:车速、电量、里程、故障等。

  用户APP可以直接与车联网平台数据交互,或者通过第三方业务平台中转数据至车联网平台的,用户APP主要功能是车辆控制,车锁、车门、车灯、车窗的车身系统进行控制。

标签: 智能汽车

点赞

分享到:

上一篇:六维力传感器在哪些领域有普...

下一篇:如何实现无人机的导航系统设计?

中国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凡本网注明[来源:中国传动网]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和视频文件,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(www.chuandong.com)独家所有。如需转载请与0755-82949061联系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“中国传动网”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
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,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,版权属于原版权人。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,禁止擅自篡改,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。

网站简介|会员服务|联系方式|帮助信息|版权信息|网站地图|友情链接|法律支持|意见反馈|sitemap

传动网-工业自动化与智能制造的全媒体“互联网+”创新服务平台

网站客服服务咨询采购咨询媒体合作

Chuandong.com Copyright &2005 - 2025 ,All Rights Reserved 深圳市奥美大唐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
粤ICP备 14004826号 | 营业执照证书 |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|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4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