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外机器人热点资讯
文:编辑部2024年第1期
英国将推出世界首个修路 AI 机器人:比人类快 70% 还更省钱
据海外媒体报道,英国赫特福德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世界上第一款修路人工智能(AI)机器人, 以测试其自主修复技术,若测试成功,该机器人每年将为赫特福德郡议会节省上百万美元开支。 这款可以修路的 AI 机器人名为 ARRES PREVENT,它是科技公司 Robotiz3d 、利物浦大学学者与 赫特福德郡议会 HCC 高速公路工程师共同合作打造的产品,最早于 2020 年开始开发。目前该 机器处于实验测试极端,今年可正式上路实测,其工作原理并不难,就是利用人工智能自动在 路上巡逻兵 yoghurt 摄像头扫描识别地面,一旦检测到裂缝和坑洼,那么它会进行分析,根据 实际情况立即修复还是加入列表随后修补。
打破教育界限!印度首位人工智能教师“上岗”:会说三种语言
印度首位人工智能(AI)教师“爱丽丝”在喀拉拉邦一所学校“正式上岗”,引发关注。据了 解,“爱丽丝”由印度 Makerlabs 教育科技公司开发,是一款基于生成式 AI 技术的人形机器 人,并配有轮子,可以四处移动,会说英语、印地语和马拉雅拉姆语三种语言,能有效地与 学生进行互动。开发“爱丽丝”的工程师计划在未来将其语言库扩展到 20 多种语言。
目前,“爱丽丝”主要负责教授幼儿园至中学课程,不仅能作为课堂上的智能助理,回答不 同学科的复杂问题,还能够创建包含测验、活动和个性化内容的互动学习模块。
思机器人装上 OpenAI 大模型:合作仅 13 天,能思考会识别,动作流畅
在宣布与 AI(人工智能)新锐巨头 OpenAI 展开合作的 13 天后,
AI 机器人初创企业 Figure 发布了旗下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Figure 01 的最新演示视频,该机器人装有 OpenAI 提供的视觉语言模型 (VLM)。视频显示,Figure 01 可以在执行任务时实现与人类的互动。 根据 Figure 的介绍,这段时长 2 分 33 秒的展示视频“连贯地录制”, 以原速播放, 显示出 Figure 01 已经能够实现“语音到语音的推理” 和“端到端的神经网络”。
在视频中,外表颇具科技感的 Figure 01 站在一张放有盘子、苹果 和水杯的桌子后面,旁边还放着一个装了盘子和水杯的碗架。一 个主持人站在 Figure 01 的面前,问它能够看见什么。在停顿几秒 钟后,Figure 01 用一个很像真人的声音,详细描述了桌子上的东 西和站在桌前的主持人。
法国启动“有机机器人”国家科研项目
法国多家科研机构在南部城市蒙彼利埃启动一项名为“有机 机器人”的大型国家科研项目,旨在突破现有机器人技术的 局限性,创造能够与人类自然流畅互动、适应社会的新一代 机器人。该科研项目是“法国 2030”投资计划的一部分,将 由法国替代能源与原子能委员会、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 法国国家数字科技研究所联合主导,在 8 年内获得 3400 万 欧元经费支持。根据上述 3 家科研机构 11 日发布的新闻公报, “有机机器人”项目将整合社会科学、人文科学、数字科学、 工程科学等多学科,从机械设计、运动研究、行为决策等领 域着手,重新审视机器人技术,创造一种在原则、行为、性 能和用途上适应社会的新一代机器人,并对社会问题的复杂 性持开放态度。
盲人音乐传奇史蒂夫·旺德试玩全新盲人机器人设备 Glide,展望革命性的导航技术
在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(CES)上,盲人音乐传奇史蒂夫·旺德(Stevie Wonder)亲自试玩了全新的盲人机器人设备 Glide,这一时刻标志着 Glide 的到来。旺德戴着标志性的墨镜,推着这款看起来像微型吸尘器的设备,它的大轮子连在一根棍子上,沿着走廊、转弯、然后又回来。“Glide” 的创始人和发明者阿莫斯·米勒相信这款机器人将会改变视力受损者的生活。作为软件专业人士,米勒对于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毫无疑问是非常 合适的。他曾是导盲犬(英国)的主席,也是微软研究院的前产品策略师,参与开发了 Soundscape 等应用程序,以促进盲人的移动独立性。
Glide 的尺寸为 9 x 9 英寸,看起来既精致又优雅。它采用被动动力引导作为推进力来移动, 用户只需向前推动它即可前进,停止时也会停下来。 这种被动动力引导对视力受损者非常重要,因为最糟糕的情况就是被拖着走,剥夺了他们的任何代理权或控制权。Glide 的轮子上装有摄像头和 传感器,帮助用户在物体周围操纵或简单地踩刹车。触觉手柄配备了六个振动触觉执行器,可以接收来自地面移动装置的反馈,并将有关地形 的信息传递给用户。例如, 发送到用户手柄的双击意味着“放慢速度”。通过将谷歌地图等应用程序集成到系统中, 用户现在将可以更精确且更 放心地到达目的地。对于那些在超市过道中寻找产品的人来说,这将改善他们的购物体验。
视网膜手术机器人技术引领眼科医疗新革命
近日,全球视网膜疾病患者迎来了一项重大利好消息:法国眼科 手术机器人研发公司 AcuSurgical 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具备双臂的 眼科机器人系统——Luca。这一突破性的技术创新为视网膜手术带 来了新的治疗方案,引领了眼科医疗的新革命。
提升手术精度 20 倍,引领视网膜手术新纪元。2024 年 3 月 7 日, AcuSurgical 宣布 Luca 眼科手术机器人已在比利时根特大学医院 成功完成首个临床病例,为全球视网膜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 希望。Luca 眼科手术机器人系统实现了外科医生的远程操控,不 再受限于传统手术显微镜的设计缺陷,有效避免了长时间手术带 来的职业性劳损。Luca 不仅过滤了手术医生的生理性震颤,还能 将仪器长时间稳定定位在预定义位置,提高了手术精度 20 倍,极 大地降低了手术风险和医源性损伤的可能性。
为机器人提供“大脑”英伟达发布人形机器人项目 GR00T
英伟达发布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项目 GR00T,旨在进一步推动其在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方面的突破。英伟达还发布了一款基于 Thor 系统级 芯片的新型人形机器人计算机 Jetson Thor,并对其旗下的 Isaac 机器人平台进行了重大升级,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基础模型和仿真工具,以及 人工智能工作流基础设施。英伟达希望通过这一举措,让机器人拥有更聪明的大脑,得以通过观察人类的行为,做出自然的模仿动作,在动作 的协调性、灵活性等方面大大提升。在主题为“见证 AI 的颠覆时刻”演讲中,英伟达 CEO 黄仁勋展示了多个由 GR00T 驱动的人形机器人完成 任务的视频,贝壳财经记者注意到,其中被用于展示的包括敏捷机器人、傅利叶智能机器人和宇树科技的机器人产品。
马斯克首例脑机接口植入患者已能用意念下棋玩游戏
由埃隆·马斯克创立的美国神经连接公司(Neuralink)在社交平台 X 上直播了首例脑部植入患者 的最新情况:脑机接口植入不到两个月,这名 8 年前因潜水事故导致脊髓损伤而四肢瘫痪的男 子,已能通过意念操控鼠标,在线玩游戏、下象棋。“首例临床达到这样的水平,了不起! ”清 华大学医学院教授洪波对 Neuralink 取得的进展点赞。他说, Neuralink 这次发布的视频中的男 子,脊髓损伤部位在颈椎的第四、第五节, 情况与自己的两位患者类似,“与清华的 NEO 相比, Neuralink 方案更加激进,效果上则各有长短,不相上下”。
探索土卫二的蛇形机器人问世
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一个机器人专家团队,与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科学家合作,开发出一种蛇形机器人,用于调查土 星第六大卫星土卫二的地形,以寻找生命的“蛛丝马迹”。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新一期《科学·机器人学》杂志。
土卫二表面大部分被冰覆盖。此前研究表明,该卫星表面地形复杂多变,包括平坦的冰面、由冰块相互推挤造成的山脊,以及由于小行星撞击 造成的陨石坑等。科学家最近发现,土卫二还拥有一个地下海洋。探测器观察到水性羽状物从该卫星南部地区喷出,这让他们怀疑,卫星冰冷 的表面下,是否孕育着某种形式的生命。鉴于此,研究团队设计并建造了一个机器人原型“外来生物学 - 外来生命勘探者”(EELS),用于探索土 卫二并在其中寻找生命迹象。
这款机器人原型长约 4 米,由包含计算机的头部和其他几个部分组成。其他部分通过球形接头相互连接, 球形接头使每个部分能相互独立旋转, 各部分还配备一个用于运动的螺旋形外部结构。EELS 能自主运行。它通过转动螺旋形外部结构在冰地上移动,边移动边嗅冰,然后测试捕获的 材料是否存在生命迹象。它还配备多个传感器和摄像头,可帮助选择前进方向。如果被卡住,它也可以反向行驶。除能在复杂地形上移动外, EELS 还须承受土卫六赤道附近平均 -198℃的极端低温。为此,该团队在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阿萨巴斯卡冰川的一个实验室,成功测试了这款 机器人并证明了其能力。
瑞士研究团队使触觉机器人“感受”材料柔软度
如果用指尖按一颗棉花糖,很容易感觉出它是软的。如果把一块硬饼干放在棉花糖上面,用指尖去压硬饼干,人类仍能分辨出下面的棉花糖是软的。 研究人员希望创造出一种具备同样能力的机器人平台。据最新一期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》报道,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
柔软度表达接口(SORI),实现了这一目标。对柔软物体的触觉在许多行动和互动中发挥着至关 重要的作用,如判断鳄梨的成熟度,或是牵着爱人的手。但理解和再现这种感觉极具挑战性,因 为这涉及复杂的感觉和认知过程。柔软度感知的两个主要元素是皮肤提示(来自指尖皮肤的感觉 反馈)和动觉提示(关于手指关节作用力的反馈)。
通过分离皮肤和动觉线索,SORI 再现了一系列真实材料的柔软性,填补了机器人领域的空白,使 许多需要感知柔软度的应用成为可能。由于人手指形状不同,感觉到的柔软度可能不同。因此, 研究人员首先开发指尖及其接触面的几何参数,然后从一系列不同的材料中提取柔软度参数,并 将这两组参数映射到 SORI 设备上。SORI 还配备了电动折纸关节,可以对关节进行调节,使其变
得更硬或更软。通过这种新颖的动觉和皮肤功能的分离,SORI 成功地再现了一系列材料的柔软程 度,包括牛肉、三文鱼和棉花糖。它还模仿了既软又硬的材料,如棉花糖上的饼干、皮革装订的书。在一次虚拟实验中,SORI 甚至复制了心脏 跳动的感觉,以证明其在表达软材料运动方面的有效性。
中传动网版权与免责声明:
凡本网注明[来源:中国传动网]的所有文字、图片、音视和视频文件,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(www.chuandong.com)独家所有。如需转载请与0755-82949061联系。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“中国传动网”,违反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。
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,均来自互联网或业内投稿人士,版权属于原版权人。转载请保留稿件来源及作者,禁止擅自篡改,违者自负版权法律责任。
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![伺服与运动控制](?images/code1.jpg)
关注伺服与运动控制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
![直驱与传动](?images/code2.jpg)
关注直驱与传动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
![中国传动网](?images/code3.jpg)
关注中国传动网公众号获取更多资讯
- 运动控制
- 伺服系统
- 机器视觉
- 机械传动
- 编码器
- 直驱系统
- 工业电源
- 电力电子
- 工业互联
- 高压变频器
- 中低压变频器
- 传感器
- 人机界面
- PLC
- 电气联接
- 工业机器人
- 低压电器
- 机柜